深切緬懷湯鴻霄先生
2022年12月16日,我們實驗室創建者湯鴻霄先生永遠離開我們了!我們在此深切悼念我們敬愛的湯鴻霄先生。
湯先生是我國環境水質學學科創始人。1960-1977年湯先生在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主講水化學課程,先后主持了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湖南湘江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研究(1979-1985)”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和生物圈中德合作生態學研究項目“德興銅礦重金屬污染及其生態效應”(一期1987-1990;二期1992-1995)研究。先后出版了《水化學及水微生物學》(中國工業出版社,1961年出版)和《用水廢水化學基礎》(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79年出版),奠定了水化學學科基礎。湯先生于1983年開始與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EAWAG)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與國際水化學領域大家Werner Stumm教授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將先進的水化學學術思想融入到“環境水化學”學科理論中。1986-1988年,湯先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講課,發表“環境水化學綱要”教學講義(環境科學叢刊,1988),將天然水體水質化學原理與水處理工藝過程結合起來,綜合形成了“環境水化學”總體思想與框架體系。與此同時,湯先生凝聚了我國水環境領域的一批優秀科學家,如王子健研究員、尹澄清研究員、曲久輝院士等,通過學科的交叉融合,最終催生了“環境水質學”學科。
湯鴻霄先生也是我們重點實驗室的創建者。湯先生于1979年主持建立水污染化學研究室,1988年開始主持籌建中國科學院環境水化學重點實驗室,1991年獲得世界銀行貸款實施“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大幅改善了環境水化學實驗室的科研條件。根據當時的國家計委專家委員會建議,1991年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三家聯合組建“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此后,其中環境水化學實驗室(后更名為“環境水質學實驗室”)作為“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聯合實驗室”的相對獨立分室于1992年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驗收。自此,實驗室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形成了基礎研究以天然水體水質與水生態過程為主,應用研究以飲用水安全保障和工業廢水無害化與資源化為主的研究方向布局。2014年曲久輝院士領銜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飲用水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2016年楊敏研究員主持建設了國家發改委的“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2020年優化整合為“工業廢水無害化與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國家水科技創新、服務國家戰略目標、解決地方和企業難題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湯先生創立的“環境水質學”學科基礎的營養。
湯鴻霄先生在絮凝和凝聚基礎理論、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研發及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在我國率先開展無機高分子絮凝理論和絮凝劑研究,提出聚合絮凝機理和雙水解模式,系統提出水處理藥劑研制、生產和應用全鏈條理論與技術體系,主持建立聚合氯化鋁現代化生產工廠,開創了我國以聚合鋁全面代替硫酸鋁的新局面;創立穩定化聚合氯化鐵工藝,工藝模式推廣到全國各地。自1994年起,湯先生多次應邀在著名的國際哥德堡化學水處理學術會議上作報告,獲得廣泛國際贊譽,推動了中外水處理化學領域技術、人才和產業的交流與發展。此外,湯先生還開創了微界面水質過程和表面絡合計算模式,并很早就關注到環境納米顆粒物的生態健康效應問題,不斷豐富環境水質學學科的內涵和外延。他先后發表了《無機高分子絮凝理論與絮凝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湯鴻霄環境水質學文集(上、下卷)》(科學出版社,2010)等專著和論文,先后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絮凝理論與無機高分子絮凝劑,1995)”、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999)、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持久性污染物的環境界面化學與控制技術原理,2003,排名第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5),于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湯鴻霄先生曾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顧問、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環境工程專業和環境化學專業評委、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主任、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擔任《環境科學學報》、《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主編,為國家水環境保護與飲用水安全保障事業及學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學術聲譽。湯先生自1996年起一直擔任“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水處理化學學科組”名譽主任,作為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為兩年一屆的“全國水處理化學大會”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有力推動了學科和行業的交融發展。
湯鴻霄先生是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先后指導培養了6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他們都已成為環境管理、科研、教學、生產等不同崗位的高端人才,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者。先生善于理論創新,筆耕不輟,著述豐碩,出版了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對環境水質學學科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
湯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科學成就、杰出貢獻、高尚品德、大家風范,將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后人奮勇前行!環境水質學室全體師生員工將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湯先生的遺志,為環境水質學的發展和國家生態文明的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我們永遠懷念湯鴻霄先生!
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2年12月16日